每日快播:暑期青少年扎堆整容 越早做恢复越自然?专家回应
时间:2025-07-20 17:36:39来源:央视网
正值暑假,不少医美整形机构又迎来了整容的热潮。医生介绍,近年来整容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,以前是准大学生想趁暑假“悄悄变美”,现在越来越多的准高中生也加入了整容行列,前来咨询的求美者最小的只有11岁,而且这些未成年人咨询的整容项目也是五花八门。

最小求美者11岁 咨询项目五花八门

记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了解到,最近这段时间,医院的整形手术预约量已经出现翻倍增长,不少家长带着刚刚考完试的孩子前来咨询整容项目。

按照规定,未满18岁的青少年咨询整形美容项目,必须有父母陪同,然而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整形美容机构,打出“整形手术早做早变美”的旗号,吸引未成年人前来整容,甚至帮助他们窜改病历,伪造年龄,逃避家长监护,导致一些青少年过早进行了整容手术。

越早做恢复越自然?未成年人整容风险大

对于整容美容手术,不少人认为越早做恢复越自然,真的是这样吗?专家提醒,未成年人整形存在极大风险。

医生介绍,未成年人面部骨骼、肌肉和软组织发育还不完全,如果这时候对面部骨骼进行改变,附着在上面的肌肉和脂肪垫都会发生相应改变,从而影响正常的软组织发育,造成面部比例失调。

专家介绍,出于对手术安全以及身体伤害程度的考虑,割开式双眼皮、隆鼻等创伤较大的整容手术都不建议18岁以下的青少年做。那一些微创整形项目,比如打瘦脸针、脂肪填充、玻尿酸填充等等,往往伤口很小,有的甚至只有几个针眼儿,是不是青少年们就可以放心尝试呢?医生介绍,在人体骨骼没有发育到顶峰之前,任何注射类的医美项目都有可能引起副作用。

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 韩雪峰:因为你比如说打瘦脸针的话,把咬肌过早打掉了,然后引起其他颞肌的一个代偿性的肥大,导致整个骨骼发育出现一些问题,这都是有可能的。所以说一定要等到成年之后,所有的身体发育都已经停止了,这个时候再做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

年轻人做抗衰医美 反而会让皮肤失去弹性

近年来,部分医美商业机构为了扩大盈利,纷纷盯上了年轻人,大肆宣传所谓的“抗衰要趁早”,于是有些青少年小小年纪就接触了热玛吉、超声炮、水光针等医疗美容项目。这些抗衰美容项目又会对青少年产生哪些影响呢?

医生介绍,热玛吉、超声炮等射频类医疗美容项目,虽然看似皮肤表面没有伤口,实际上深层皮肤和结缔组织会在高温下产生疤痕。对于松弛的皮肤,这些项目可以起到一定的紧致作用,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,反而会让皮肤失去弹性。水光针是通过微针把透明质酸等成分直接注入皮肤真皮层,对皮肤起到补水的作用。年轻人做这个项目不仅没有必要,还有一定风险。

医生:影响生理功能的面部缺陷 应尽早干预

医生强调,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没有完成,以及审美没有成熟稳定之前,最好不要接受整容手术。但有些手术要在童年时尽早干预。

医生建议,影响生理功能的面部缺陷,如倒睫、唇腭裂、小耳畸形等,应该尽早手术。

对于小耳畸形的患儿,部分家长担心,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做了外耳轮廓整形,随着年龄和身高的增长,耳朵的比例会不协调。专家说,这种担忧没有必要。

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、主任医师 赵延勇:6周岁的时候小孩的耳朵基本上已经达到成人80%左右了,小孩的肋软骨具备了做耳廓支架的基本需求。因为肢体肋软骨是自身的组织,它也跟着一起生长发育,所以说肢体肋软骨造耳朵,它也跟着身体同步生长,所以说即使到了成年之后,耳朵外形和正常的耳廓外形基本上大小还是一样的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每日快播:暑期青少年扎堆整容 越早做恢复越自然?专家回应

    正值暑假,不少医美整形机构又迎来了整容的热潮。医生介绍,近年来

  • @全国考生 31省份2025高考分数线均已公布 观焦点

    综合消息,自6月23日起,多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。截止26日,31省(

  • 报告: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连续八个季度为正-看点

    全球多元化专业服务与投资管理公司高力国际24日在北京发布的2025年

  • 防晒指数随意标!“三无”防晒衣销量火爆 总台《财经调查》曝光

    《财经调查》记者走访发现,市场上标有防晒字样的产品品类繁多,但

  • 严打从业人员违规炒股 年内监管层已开出12份罚单

    近日,海南证监局发布一份对证券从业人员违法违规炒股的罚单。时任

  • 2024年浙江专利创造量质齐升 民营企业成主力军

   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26日消息,新发布的《2024年度浙江省专利创造力

  • 北京发布规范网络销售、直播带货领域不合理经营行为十项措施

  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17日组织召开北京市重点平台企业工作指导会。为落

  • 次新股的关注要点有哪些?次新股回调的买入技巧是什么?

    次新股的关注要点有哪些?首先是公司的基本面。包括公司所处的行业地

  • 河南打造中部地区“对外开放列车”

    春日里,陇海铁路线郑州圃田站越发繁忙。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车站,

  • 全国政协委员曹菲:建议完善劣迹艺人管理制度

    全国政协委员、微博CFO曹菲表示,近年来,广电行业展现了强大的经营

  • “GDP万亿城市”再扩容 六城去年经济增速超6%

    近日,全国多地公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,共27座城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(

  • 央行:2025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.2万亿元,同比增长8%

    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,2025年1月末社会

  •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的答案是什么?和尚带帽子打一成语是什么?

   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的答案是什么?鲁达当和尚——半路出家。在《水浒

  • 北京大兴长子营镇:小特产绽放大光彩,激活农业发展新引擎

    一、深耕土字文章,筑牢特色产业根基在大兴区长子营镇的东北台村,

  • 报告:AI要成为“负责任的技术” 助力千行百业生产力变革

    中新网12月31日电(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)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创新对人类

  • 畅通要素流动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迎新进展

    近日,深圳、梅州、惠州、汕尾、东莞等5个城市住房公积金区域协同发

  • 旅游
    • 环球热资讯!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万线实现电气化运营

    • 湖南物流规模持续增长 运行效率稳步提升

    • 云南腾冲以旅增收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环球消息

    • 世界头条:电车遭遇“充电刺客”?有车企最高每小时加收384元